Q1.如接獲衛生單位告知為居家隔離者,該如何安置?
A1.居家隔離以「1人1室」為原則。
Q2.於家中進行居家(個別)隔離,實行「1人1室」,何謂「1人1室」?
A2.「1人1室」係指在須隔離期間,隔離者於同一戶家中之獨立專用房間(含衛浴設備),「1人1室」進行隔離。但居家隔離者若能遵守居家隔離相關規定,且每次使用浴廁後均能適當清消,則可於不含獨立衛浴設備之個人專用房間隔離,但同住者日常生活仍需採取適當防護措施,包括落實佩戴口罩、遵守呼吸道衛生、勤洗手以加強執行手部衛生、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及維持社交安全距離,且不可共食。
Q3.於家中進行居家(個別)隔離,若家中有非隔離者,是否可於家中進行隔離?
A3.可以。可於同一戶家中進行「1人1室」隔離,但同住者日常生活仍需採取適當防護措施,包括落實佩戴口罩、遵守呼吸道衛生、勤洗手以加強執行手部衛生、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及維持社交安全距離,且不可共食。
Q4.於家中進行居家(個別)隔離,若需要生活支持與協助,該如何處理?
A4.請您洽詢隔離所在地之「地方政府居家檢疫及居家隔離關懷服務中心」,以提供必要服務。
Q5.家中頂樓加蓋或增建物可否作為居家(個別)隔離場所?
A5. 如符合Q2之條件,則可「1人1室」進行隔離,但同住者日常生活仍需採取適當防護措施,包括落實佩戴口罩、遵守呼吸道衛生、勤洗手以加強執行手部衛生、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及維持社交安全距離,且不可共食。
Q6.我在外租房,同樓層為2間併連雅房,共用同一門牌,可否在其中1間雅房居家(個別)隔離(另1間為非隔離者)?
A6.如符合Q2之條件,則可於該處「1人1室」進行隔離,但非隔離者日常生活仍需採取適當防護措施,包括落實佩戴口罩、遵守呼吸道衛生、勤洗手以加強執行手部衛生、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及維持社交安全距離,且不可共食。
Q7.公司租用獨棟宿舍專為提供居家(個別)隔離員工進行隔離,是否可在該獨棟宿舍進行隔離?
A7.如符合Q2之條件,則可以「1人1室」方式進行隔離,惟該公司須盡管理之責,並確保門禁管制及安全維護。
Q8.若在家中進行居家(個別)隔離,同戶內均為隔離者,能否一起隔離?若有生活上共同照顧之需求,可否由同須進行隔離之同住者在家中照顧一起隔離?
A8. 可以。如果同戶內均為隔離者,可不受1人1室之限制。
Q9.須進行居家(個別)隔離者有生活上共同照顧之需求,可否由非隔離者在家中照顧一起隔離?
A9. 一、如果須進行隔離者符合下列情形,且須由非隔離者共同照顧,請洽隔離地點所在地之「地方政府居家檢疫及居家隔離關懷服務中心」,經評估同意後,則彈性准予隔離期間在隔離地點同住,不受1人1室之限制,惟為風險管理考量,照顧者以1名為限並須固定人員,且應比照隔離者,同時進行隔離、設定電子圍籬系統、期滿自主健康管理及遵守相關規定與注意事項。
(一) 兒童及少年(<18歲)。
(二) ≧65歲以上之生活無法自理者。
(三) 身心障礙者。
(四) 身心失能者。
(五) 重大傷病者。
(六) 經醫師評估懷孕期間,需有人照顧之生活無法自理者。
(七) 因傷害或疾病,生活無法自理。
(八) 其他經地方政府評估同意之情形。
二、具第一項任一情形者,如果同住地點為防疫旅宿,應佩戴醫用口罩依地方政府安排之適當交通方式至隔離地點,並須配合地方政府及「臺灣旅宿網/防疫旅宿專區-防疫旅宿窗口」安排之房型入住。
三、同住者日常生活仍需採取適當防護措施,包括落實佩戴口罩、遵守呼吸道衛生、勤洗手以加強執行手部衛生、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及維持社交安全距離,且不可共食。
Q10.若須進行居家(個別)隔離者於隔離期間,有接受醫療照護的需求,該怎麼處理?
A10. 請您主動聯繫隔離地點所在地之地方政府衛生局,由衛生局協助安排適當交通方式至指定醫院接受醫療照護,並須配戴醫用口罩,禁止自行前往就醫。
Q11.居家(個別)隔離者如何前往防疫旅宿進行隔離?
A11. 請您聯繫住家所在地之「地方政府居家檢疫及居家隔離關懷服務中心」,以安排適當交通方式,並請您佩戴醫用口罩,請勿自行前往同時禁止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以提升整體防疫安全。
Q12.如為入境旅客因接觸確診個案,於檢疫期間身分由檢疫轉為隔離者,原於檢疫期間採「1人1戶」隔離,能否改至其他隔離地點,與家人於同戶採「1人1室」?
A12. 不行。考量檢疫者係自國外入境,與家人原非共同生活圈,採「1人1室」可能將病原傳播至社區。因此,由檢疫轉為隔離身分者,請以於原檢疫地點隔離至期滿為原則。
Q13.若於檢疫期間與同戶檢疫者同時轉換為居家隔離身分,能否繼續同住?
A13.可以。以於原檢疫地點隔離至期滿為原則且可不受1人1室之限制,但仍需採取適當防護措施,包括落實佩戴口罩、遵守呼吸道衛生、勤洗手以加強執行手部衛生、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及維持社交安全距離,且不可共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