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陰短暫陣雨或雷雨
氣溫
降雨
70%

高雄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全文檢索
手機版選單
:::
  •  

     

    防災資訊專區-丹娜絲颱風

  • 2023春聯
    兔年方斗春聯 賀卡正面 賀卡背面

  • 新冠肺炎專區 市政行程

    • 本市將於114年7月16日(星期三)下午1:30至2:00實施「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習」,屆時將同步進行防空疏散避難演練,籲請市民朋友們一同配合! 有準備才更安全~   演習期間請您配合以下事項: 1.各公、民營工廠照常營運,但須關閉門窗及人員管制,暫停戶外活動。 2.行駛於路上之車輛及行人,請聽從警察或民防執勤人員引導,就近進入防空疏散避難設施。 3. 各防空疏散避難設施之所有人(管委會、保全、住戶)聽聞防空警報,應主動開啟地下室車道之鐵捲     門或柵欄,供周邊民眾就近實施避難。 4.醫療照護、公共運輸、生活消費、教育學習、觀展觀賽、休閒娛樂、宗教祭祀及機關(構)等場域,請依    行政院112年6月29日公布「各場域防空疏散避難指引」辦理,主動協助民眾實施避難。 5.違反規定者,依民防法可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   請市民朋友們務必配合執行,強化城市韌性,守護你我安全!
    • 丹娜絲颱風警報雖已解除,但外圍環流仍為高雄帶來豐沛雨量,市長陳其邁關心岡山、橋頭區域排水狀況,於今(10)日下午視察典寶溪堤防加高進度。   水利局表示,去年凱米颱風驚人雨量造成典寶溪多處溢堤,市府擬定典寶溪流域非對稱治理改善方案,爭取中央預算補助辦理排水改善。改善內容包含芋寮滯洪池三、四期與角宿滯洪池之闢建、劉厝及白米滯洪池加高擴容、大遼排水及典寶溪防洪牆加高等,投入總經費約10.8億元。目前滯洪池擴容及防洪牆加高工程已全數發包施工,全力趕工中,防洪牆加高預計10月完成,滯洪池擴容預計12月完工,另芋寮滯洪池三、四期將於8月進行工程招標。 市長指示颱風警報雖已解除,但外圍環流帶來豐沛雨量仍可能造成災害,水利局及施工團隊應隨時留意河道及堤防狀況,關注雨勢及河川水位,以避免發生災情。
    • 去(113)年凱米及山陀兒颱風接連侵襲,市府水利局自主檢查發現在日昌路中間的1.2公尺雨水涵管多處錯位及破洞,有路面下陷風險,經獲中央災修補助1,800萬元,工程將於今(114)年7月7日開工,預計今年12月底前完工。 水利局表示,經評估地下涵管錯位修復採明挖方式,本次修復長度約120公尺,但日昌路是內惟地區重要且人潮眾多的黃昏市場,經過多次地方說明會,將採「半日施工、束縮分段」方式,每日上午8時至下午1時施工,午後2點前收工恢復通行,且週六日不施工,期間維持通行且保持市場營業。 水利局說明,施工中開挖以每15公尺為單元,共計8段,由翠華路口往西依序進行,每段工期21天,維持雙向各一車道通行,施工期間請依標示提前改道,現場設置警示標誌、圍籬與導引設施,並有交通指揮人員引導,請用路人小心通行。
    • 為降低大樹和山光電第二期水保計畫廢止場址暴雨沖蝕風險,水利局長蔡長展今(9)日邀集和山里吳順治里長前往和山光電案場,勘查要求開發業者儘速辦理植生覆蓋,強化水土保持安全。 蔡長展局長會勘時表示,在已廢止之水保計畫第二期範圍內應儘速完成植生覆蓋以降低沖蝕風險,開發業者也採納吳順治里長建議利用牧草扦插覆蓋裸露地表,現場已加速施作植生復原,以及丹娜絲颱風災後復原工作正如火如荼進行中。 高雄市政府強調對於水土保持開發案件一向秉持嚴謹監督態度,尤其針對山坡地開發場址,將持續加強查核,監督業者落實排水、邊坡整治及植生保護等措施,確保水保設施功能並降低對環境的衝擊。 新聞稿聯絡人: 許股長文銓07-7995678#2182 呂科長芫逢07-7995678#2180 發布日期:114年7月9日 發布單位:水土保持科
    • 為改善高雄市道路通行品質,工務局道路養護工程處原訂7月5日至6日進行楠梓區外環西路(加昌路-左楠路)路面刨鋪工程,因故調整至7月12日至13日施工,施工時段為上午8時至晚間8時,另為顧及工程品質,刨鋪後均依施工規範封閉養護6小時以上或溫度降低至50°C以下始開放通車,確保道路使用壽命及品質,如遇天候不佳,將順延一天進場施工。 道工處表示,道路施工將避開市民上下班時段,以減少影響交通。施工期間將封閉工區車道並於現場安排義交,引導車輛通行及維持交通秩序,請駕駛車輛行經施工路段時,注意施工警示標誌並減速慢行。另依據市區道路條例第28條「市區道路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限制道路之使用。」

統計雄透明

    • 113年本市AQI大於100日數比率及AQI平均值分別為11.14%及64.00,分別較106年35.68%及85.28大幅減少24.54個百分點及24.95%,且除110年略為增加外,呈現連年穩定下降趨勢,顯示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 資料來源:環境部

open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