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晴時多雲
氣溫
降雨
20%

高雄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全文檢索
手機版選單
:::
  •  

     

    防災資訊專區-丹娜絲颱風

  • 2023春聯
    兔年方斗春聯 賀卡正面 賀卡背面

  • 新冠肺炎專區 市政行程

    • 為加速高雄發展綠色金融創新,「高雄金融科技創新園區」今(23)日於國立中山大學國際研究大樓舉辦「打造高雄成為綠色金融中心國際論壇」。本次論壇匯聚台灣與新加坡國際金融科技產學研專家,共同探討綠色金融科技應用、深科技創新商業化、Web 3.0與區塊鏈引入金融轉型、實體資產代幣化投入綠色金融市場等創新議題,展現高雄推動金融創新的企圖與潛力。 高市府經發局長廖泰翔表示,高雄正積極邁向金融轉型,隨著昨日「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聯合揭牌典禮」,近50家逾百位金融業者齊聚高雄,攜手邁向國際金融新藍海,市府除與中央合作外,將以高雄產業為基礎串聯金融機構,發展並釋出更多創新投資與融資機會,讓高雄成為亞洲金融重鎮。 廖局長也指出,高雄作為台灣重要工業城市,碳排量占全國五分之一,面臨轉型挑戰,市府正以「數位、淨零」為雙引擎,推動產業升級與城市治理革新,積極導入半導體、電動車、AI等高科技產業,強化智慧應用與供應鏈韌性,近來更積極協助傳統產業導入AI提升製程效率達到節能減碳。市府亦積極引入金融創新服務,藉由在地製造業轉型為場景發展轉型金融貸款框架,打造連結實體經濟的創新平台。 國立清華大學永續學院范建得院長表示,這場論壇成功促成新加坡與台灣在綠色金融、家族辦公室與科技創新上的深入對話。高雄正積極轉型為亞洲永續金融發展的新據點,本次活動不僅引入新加坡的先進經驗,也讓本地產官學界看見合作的可能。我們期待高雄持續與國際接軌並強化合作連結,成為東南亞與全球的永續金融策略樞紐。 亞洲創新中心(Asia Innovation Hub partner with Nasdaq Entrepreneurial Center)執行董事陳淑敏在專講中表示,綠色金融為國際重要趨勢,從北歐、美國、新加坡的案例中,都已開始建立綠色金融與綠色資產標準與明確定義方法論,作為金融、投資、開發業、企業在永續金融轉型中的依循框架,也建議高雄專區能與國際金融市場對接,便能更快速鏈結發展亞洲資產管理關鍵據點。來自新加坡Fortson黃樹榮執行長表示,高雄正站在綠色轉型與永續發展的歷史轉捩點,透過「產業科技 × 金融 × 永續」的跨域整合與協作,打造具全球競爭力的綠色經濟體系。此舉不僅是推動城市升級的關鍵行動,更是引領台灣邁向低碳、韌性與包容未來的重要里程碑。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曾友強保證合夥人表示,這次的交流,分享資本運作模式,無疑能為高雄發展「ESG Finance」利基市場,結合碳權機制與國際金融資源,把高雄打造區域綠色資本樞紐,並有利於強化跨境多邊合作,展現高雄在永續金融領域的強勁實力與國際競爭力。 經發局補充,在本次論壇中,高雄金融科技創新園區與來自新加坡的全球金融科技學院(Global FinTech Institute, GFI)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雙方將攜手推動金融科技生態系的建設與人才培育。GFI是一所專注於金融科技專業發展與教育的非營利機構,未來將引進國際金融科技相關資源,規劃多元化專業證照與培訓課程,強化南部地區金融科技人才的培育能量,促進國際鏈結,協助高雄打造為亞洲重要的金融科技人才樞紐。未來,經發局將持續深化綠色金融生態系建設,結合產官學研界力量,推動政策創新、產業轉型與金融實證,積極打造具國際競爭力的綠色金融發展環境,加速邁向亞洲資產管理與國際綠色金融的重要戰略樞紐。
    • 昨(22)日起至27日連續6天適逢天文大潮,高雄市沿海低窪地區容易受滿潮影響造成積淹水現象,水利局在旗津廟前路、大關路30巷一帶,及發祥街已於今年5月完成設置防潮閘門與抽水機組,再經過不斷測試運轉,今晨約4時起開始操作,以往大面積路段積淹水狀況已大幅改善。 水利局表示,因旗津地區地下存在許多不明水路,於中洲三路與發祥街路口仍發生局部積水,水利局後續將持續進行工程及地下水路的改善。另於上竹漁港也完成2座防潮閘門與抽水機組,也改善上竹里低窪處大潮影響。目前水利局已向中央爭取經費,後續經持續進行第二、三期防潮工程,以改善大潮造成路面積水的影響。
    • 為改善高雄市道路通行品質,工務局道路養護工程處將於7月28日至29日進行楠梓區德民路(益群路-藍昌路)雙向機車道路面刨鋪工程,施工時段上午8時至晚間8時,另為顧及工程品質,刨鋪後均依施工規範封閉養護6小時以上或溫度降低至50°C以下始開放通車,確保道路使用壽命及品質,如遇天候不佳,將順延一天進場施工。 道工處表示,道路施工將避開市民上下班時段,以減少影響交通。施工期間將封閉工區車道並於現場安排義交,引導車輛通行及維持交通秩序,請駕駛車輛行經施工路段時,注意施工警示標誌並減速慢行。另依據市區道路條例第28條「市區道路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限制道路之使用。」
    • 為提升台灣成為國際資產重要樞紐,金管會與高市府合作設置「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為全台第一個示範專區,以「二年有感、四年有變、六年有成」為階段性目標,持續擴大資產管理市場能量,對標國際金融市場。今(22)日由金管會主委彭金隆率國內大型商業銀行、保險、券商及投信投顧等業者近50家,親赴高雄進行聯合揭牌典禮,典禮由市長陳其邁親自頒發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啟動證牌,並由彭金隆主委逐一核發專區營業據點試辦業務許可證,展現高雄領先全台推動資產管理專區的決心,為臺灣在全球金融影響力奠定重要里程碑。 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感謝金管會自去年9月正式宣布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並選定高雄作為首個示範專區,並以高速的行政效率發布相關作業辦法以 及法規鬆綁,促成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得以順利落地生根。市府同步配合劃定並公告專區範圍,串連亞洲新灣區與中正路金融聚落,打造兼具辦公、商業與生活機能的完整場域,讓金融業者依自身需求與預算靈活選址。自去年12月合作啟動儀式至今,已有54家金融機構與市府簽署MOU,目前金管會也已核准23家申請金融業者,並將於7月起陸續啟用營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以香港、新加坡等國際城市為競爭對手,高市府也會全力與金管會共同合作,與業者共組實力堅強的聯合艦隊,開啟國際金融市場的新篇章。 陳其邁強調,「留財、引資」是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重要目的之一,市府樂 見金管會透過試辦業務法規鬆綁,構築符合專區政策、同時接軌國際的資產管理 一站式服務的創新藍圖。中央目標2026年金融資產規模達34兆元,目前已達33 兆元,「留財」的部分已經有相當成果,市府期待加速「引資」機制,鼓勵業者運用高雄在地特色產業,規劃更具多元化的投資商品,期待藉此平衡南北金融發展,加速吸引海外資金與專業人才回流,扭轉臺灣從資金輸出國轉型為國際資產管理核心,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關鍵角色。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表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推動計畫以「二年有感、四年有變、六年有成」為階段性目標,過去一年已積極推動多項金融措施,包括:鬆綁28項金融法規、開放私人銀行業務,可承作高資產業務的銀行已擴增至18家等。今(22)日各家金融機構齊聚在高雄這樣與海為鄰的城市,正是台灣邁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水到渠成」的展現,目前高雄專區已有14家銀行、6家證券投資信託及證券投資顧問公司與3家保險公司獲准進駐試辦業務,正是地方與中央行政機關攜手推進政策落實的具體成果,金管會也已著手研議下一階段專區試辦項目,包括擴大跨境金融服務業務範圍、強化留財與引資,以及建構境外資產管理平臺(OAMU)一站式金融服務,強化我國資產管理服務的深度與廣度。 國泰世華私人銀行執行長暨高資產業務負責人傅伯昇表示,非常榮幸能成為首批進駐高雄專區的金融機構。國泰世華積極響應專區政策,集結國泰金控旗下 銀行、人壽、證券、投信之集團全金融資源,以專區為契機,串聯不同金融事業 體建構完整資產管理配置服務,持續為台灣資產管理市場注入新的發展動能,展現對專區發展的高度支持與決心。此次開放跨境服務,國泰世華將憑藉在香港、新加坡等國際市場的深厚經驗,並率先導入先進科技與專業服務系統,才能在最快時間開辦,未來期待攜手高雄共創亞洲資產管理的新藍海。 台北富邦銀行總經理郭倍廷表示,看好這次金管會開放業務,北富銀的高雄 專區據點已於7月初已正式啟動,開辦首週即吸引當地高資產客戶探詢新開放業 務項目,並已接到許多高資產客戶踴躍諮詢,體現高資產客群對金融資產擔保融 資、跨境金融、家族辦公室等服務的高度需求,同時北富銀將規劃設置南部資訊中心,並於當地養成高資產財管業務人才,與市府共同「走穩走遠」。 經發局補充,高雄近年致力於打造友善的投資經營環境,不僅企業大廠加碼投資,帶動南臺灣半導體 S 廊帶具體成形,而亞灣智慧科技創新園區吸引鴻海、思科、和碩等國內外知名企業進駐,同時高雄以「數位 X 淨零」雙軸帶動產業轉 型創新,在市長「宜居、幸福、魅力、科技」的執政方針下,各機關合作全力將高雄打造為對企業與人才最友善的智慧科技城市,在智慧城市、經濟力等方面獲 獎連連。高雄作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先行示範城市,為鼓勵國際金融機構進駐,比照「亞灣2.0計畫」提供 006688 租金補助與行政單一窗口便利服務,高 雄將持續與中央緊密合作與協調,積極針對國際資產管理業者進行招商,為高雄 產業轉型當中提供綠色金融服務,奠定成為企業最堅實的支持。
    • 貨櫃車專用道於沿海二、三路南北雙向車道配置為4快1慢,南北向最內線車道提供貨櫃車專用道,外3車道為客貨共用車道,貨櫃車專用道已於今(114)年7月17日全線開通。 一、大型車分流管理 沿海南星路口自113年8月起啟動分流機制,114年6月大型車日均流量較113年7月平均減少25%車流量。另為降低車流衝擊,因應大型車作業高峰期之流量變化,本府交通局同步啟用南星路廊智慧號誌控制系統,結果顯示減少約10%-11%的平均停等延滯。 二、沿海路擴寬與路型變化出於安全與效率考量 沿海路已由原三直行車道擴為四直行車道(增加1大貨車專用道),並於路口增設左轉附加車道,目的為分流轉向與直行車流,減少交互干擾提升通行效率與安全 。(舊有路型會有直行車道變成轉向車道。) 報導質疑路型變動混亂,但實際係因高壓電設施需設置分隔島,南下方向設計為內側兩車道(含大貨車專用道,供大型車通行)+獨立兩小型車車道,並以地面標線與導引牌維持連續性,避免用路人誤識。 黃色槽化線則為提醒直行車輛勿誤入左轉道,避免中途變換車道,提升順暢與安全,不構成報導所指「交通混亂」的誘因。 三、號誌秒數配合實際交叉道需求 報導指稱「小路口橫向號誌竟長達65秒,導致看不到下個路口」,有失公允。事實上,65秒號誌週期係因應沿海路與多條小交叉道路之進出需求設計,完整考量交通流量,並非不合理;本府交通局將持續監控分析,隨流量調整號誌時制。 四、會同業者持續宣導與蒐集建議 市府除已完工開通專用道外,將持續與貨運、貨櫃公會召開會議、宣導駕駛使用專用道,並同步蒐集一線駕駛意見,作為後續交通優化之依據。 新工處指出,「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聯外貨櫃車專用道開闢工程」日前已全線通車,後續由本府捷運局進場施作捷運黃線,新工處亦配合設置前置相關交維措施以維持交通順暢。最後階段國道七號施工完成,大貨車高架化將可大幅減少貨櫃車行駛進入市區道路,提高市民行駛平面車道安全性,使整體周邊路網之服務水準得以提高。
    • 為改善高雄市道路通行品質,工務局道路養護工程處將於7月28日至29日進行苓雅區武廟路(正言路至輔仁路)路面改善。施工時段為上午8時至晚間8時,另為顧及工程品質,刨鋪後均依施工規範封閉養護6小時以上或溫度降低至50°C以下始開放通車,確保道路使用壽命及品質,如遇天候不佳,將順延一天進場施工。 道工處表示,道路施工將避開市民上下班時段,以減少影響交通。施工期間將封閉工區車道並於現場安排義交,引導車輛通行及維持交通秩序,請駕駛車輛行經施工路段時,注意施工警示標誌並減速慢行。另依據市區道路條例第28條「市區道路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限制道路之使用。」施工期間工區內禁止停放車輛,若未即時移動車輛,將代為移置至安全處。又依高雄市市區道路管理自治條例第10條第2項:「人行道與慢車道間之側溝緣石,不得破壞或設置便利車輛出入之設施。」為維護公共利益、提昇道路品質,道路鋪面改善工程時,將一併處理兩側私設斜坡道,若未自行移除者,於施工時予以打除,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 近期雨勢頻繁,恐造成病媒蚊大量孳生,登革熱防疫已進入關鍵時期;市長陳其邁於今22日市政會議中指出,過往多起登革熱疫情擴散與市場環境密切相關,市場多處屋簷與屋頂常為蚊蟲孳生熱點,市府團隊應協助市場加強清潔及巡查;另空屋、空地管理不易,可能成為防疫破口,請各區應針對社區內空屋、空地進行主動式稽查與管理,降低病媒蚊密度,守護市民健康安全 環保局指出,根據歷年數據顯示,豪大雨發生後約2~3週內,病媒蚊密度將快速攀升,為此,環保局針對公園、市場及周邊區域之專案巡檢,進行巡檢與清除積水容器作業,查獲陽性容器與陽性水溝已先行投藥防治,並通知權管單位加強巡查。另最常見也是民眾最容易忽略的陽性容器,如桶、缸、盆、甕類,占全部積水容器約62%,為最主要的孳生源,提醒市民務必加強巡查及適當清理。       環保局進一步說明,本(114)年不論孳生源巡檢或側溝清疏消毒之量能雖均較往年提升,但市容維護仍須民眾與社區共同參與,清除孳生源才是防治登革熱最有效的防疫方式,另因應開學,環保局將於下月針對全市學校展開專案稽查,各級學校也將啟動孳生源清除及各種防疫措施;另依據「廢棄物清理法」,若民眾居家範圍內被查獲有病媒蚊孑孓孳生,將依廢清法裁處1200元至6000元罰款,請市民朋友與政府齊心落實「巡倒清刷」,打造清潔、健康、無蚊的生活環境!
    • 為推動學童健康飲食並支持在地農業,高雄市餐盒食品商業同業公會於本(18)日在前鎮區仁愛國小舉辦「校園米其林」推廣在地食材活動,邀集產官學、全國各地餐盒公會及高雄各校營養師共同參與,並邀請獲得米其林綠星殊榮的 THOMAS CHIEN Restaurant 主廚簡天才親自設計菜單,將法式餐桌風味帶入校園,因應美濃農會的優質好米「高雄147號」於新學年將加入學午糧的行列,活動也納入菜單設計,落實「從產地到餐桌」的理念,相關菜色將於高雄民辦營養午餐供應,食譜未來也會提供給全國校園使用,期待成為校園飲食升級典範。 本次活動吸引教育界、農業界及食品產業多方代表出席,高雄市農業局長姚志旺在致詞時表示,高雄長年推動在地食材進入校園,不僅讓孩子們從小認識在地農業,也有助於減碳與永續。農業局更透過「高雄綠色友善餐廳」及「綠色友善餐盒」推動計畫,攜手業者實踐「從產地到餐桌」的綠色飲食理念。目前已有50家餐廳與餐盒業者通過驗證,餐廳型式涵蓋多國風味。 活動由簡天才主廚設計的營養午餐菜單,以大量高雄在地食材入菜,包括大樹鳳梨、美濃水蓮、六龜梅子、彌陀虱目魚丸、杉林南瓜、甲仙芋頭、旗山毛豆與美濃農會所提供的「高雄147號米」。設計出融合在地特色與營養均衡的校園菜單,包括有「鳳梨洋蔥木耳水蓮筊白筍紅蘿蔔炒肉絲」、「梅子燉雞」、「美濃白玉蘿蔔魷魚燉肉」、「虱目魚丸南瓜蒸蛋」、「芋頭毛豆地瓜炊飯」等,下學期將融入在學童營養午餐菜色中,讓米其林的風味飄進高雄學童的餐盒中。 活動中也特別介紹高雄147號米、美濃水蓮與美濃白玉蘿蔔,並由農業局頒發感謝狀予包括立緯食品及多家食品公司、THOMAS CHIEN Restaurant及美濃區農會,表彰他們在推動校園食農教育與在地食材使用上的貢獻。 高雄市餐盒食品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董純穎強調,公會長期致力於學校午餐品質提升與專業深化,持續與農政、教育部門密切合作,優化供餐內容、導入食農教育與營養觀念,並推動午餐系統化升級。此次活動不僅是對產地農民的肯定,更是對學生飲食權益的積極實踐。深信「每一餐,都是教育的一部分;每一口,都是產地的用心。」誠摯邀請各界一同關注校園飲食永續發展,讓更多孩子在學校吃到營養、健康、低碳又幸福的一餐。
    • 高雄地區受到丹娜絲颱風影響,至今(18)日上午10點止累積農損已超過1億1,846.3萬元,第一波西瓜、香瓜、短期葉菜類、第二波香蕉、苦瓜及胡瓜以及第三波芭樂、木瓜、改良種芒果、龍鬚菜等作物現金救助目前刻正受理中,市府再成功爭取第四波救助,包含10個行政區共15項救助,經農業部公告本市自7月19日至8月1日止受理農民申報,農業局將持續與各公所積極查報,全力爭取救助。     高雄地區受到丹娜絲颱風強大風雨影響,市府農業局已成功爭取三波救助,包含本市西瓜、香瓜、苦瓜、胡瓜、香蕉、芭樂、木瓜、改良種芒果、龍鬚菜及短期葉菜類等,市府農業局及各區公所依照陳其邁市長指示持續查報本市受災作物品項,並向農業部成功爭取蓮藕(湖內)、洋香瓜(燕巢)、西施柚(燕巢)、文旦柚(仁武、路竹)、紅龍果(六龜)、青割玉米(旗山)、食用玉米(彌陀)、蔥(彌陀)、芋頭(湖內)、毛豆(旗山)、蓮霧(六龜)、花椰菜(路竹)、 水平棚架網室-塑膠布(網)(燕巢、六龜、美濃、杉林、旗山)、水平棚架網室-整體結構(阿蓮)、塑膠布溫網室-塑膠布(網)(阿蓮)共15項第四波農產業救助,經農業部公告自7月19日至8月1日止於土地所在地公所受理農民申報,其餘災損各區公所仍積極查報中。     農業局局長姚志旺表示,農業局會持續依照市長指示積極爭取救助,再次感謝農業部公告高雄市農產業現金救助,協助本市農友復耕,並提醒請本市在上述行政區種植相關作物及設施受損損失達2成以上之農友,可先利用「農產業天然災害現地照相APP」拍照,並務必於114年8月1日前,持身分證、印章、農會存款簿及土地所有權狀或土地使用同意書等相關文件,儘速向土地所在區公所申辦現金救助,農友復耕若需低利貸款,亦可洽當地農會辦理。

統計雄透明

    • 113年本市AQI大於100日數比率及AQI平均值分別為11.14%及64.00,分別較106年35.68%及85.28大幅減少24.54個百分點及24.95%,且除110年略為增加外,呈現連年穩定下降趨勢,顯示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 資料來源:環境部

o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