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多雲時晴
氣溫
降雨
10%

高雄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全文檢索
手機版選單
:::
  •  

     

    防災資訊專區-天兔颱風

  • 2023春聯
    兔年方斗春聯 賀卡正面 賀卡背面

  • 新冠肺炎專區 市政行程

    • 高雄市政府經發局大力推動「高雄市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地方型SBIR)」,凡設籍高雄符合中小企業認定的公司、商號及工廠等,皆可提出個別或聯合申請,申請通過即有機會獲得每家最高百萬的補助資金!114年度高雄地方型SBIR計畫自即日起開放申請至114年5月27日止,採線上方式申請,只需要一頁式計畫構想就可以提案申請,大幅簡化申請流程,歡迎具有創新、創意構想的中小企業、公司或商業行號踴躍報名! 經發局長廖泰翔表示,高雄市推動地方型SBIR邁入第18年,補助超過千家中小企業,累計補助金額近8億元,帶動投資額超過32億元,今年預計挹注逾3,200萬補助經費,持續為高雄產業塑造多元資源的優質環境,輔導在地中小企業安心投入創新研發、企業轉型的行列,厚植研發能量與競爭力。本次主題分為「民生化工」、「數位科技」、「金屬機械」、「生技醫材」及「創新設計與服務」五大領域,並呼應市府政策,凡提案涵蓋「淨零碳排」及「數位科技應用」,額外再加分! 於113年獲得補助的藍斯特企業,以「XMOTO AI智慧洗機車設備創新服務整合計畫」為研發主題,成功打造全台超過50間門市透過創新的商業模式,翻轉傳統洗車的困境。設備自動清洗僅需三分鐘,透過系統精準控制,大幅節水、節電、減少耗材,落實ESG精神與永續發展。為展現台灣品牌的創新硬實力,藍斯特企業將於4月底參加菲律賓國際展,致力推動智慧、環保的洗車模式走向國際,為全球城市提供更綠色的洗車解決方案。 同樣獲得113年高雄SBIR補助的山青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溫治宇表示,非常感謝高雄市經濟發展局大力支持,使公司能持續專注於「陶瓷反射式膠合節能玻璃開發計畫」。該產品目前主要應用於特斯拉(Tesla)Model Y車款改裝,展現出高度的市場競爭力與技術創新,預計2025年將從車用市場拓展至創新綠建材領域,進一步回應全球對環保與節能產品的需求,加速布局國際綠建築市場及永續新解方。 經發局表示,114年度高雄地方型SBIR計畫即日起開放申請至5月27日止,為了讓更多中小企業了解高雄SBIR計畫申請及審查重點,將陸續辦理3場次計畫說明會,詳情請至高雄市SBIR官網(96kuas.kcg.gov.tw/sbir),或來電07-2227604諮詢。
    • 高雄市政府水利局辦理美濃湖清疏工程已順利完工,總計清疏約13萬立方公尺淤積土方,大幅提升湖泊蓄水能力,確保美濃湖在汛期間具備更佳的調節功能,降低周邊地區淹水風險,同時改善湖區生態環境。 水利局表示,本次清疏工程於113年9月開工,雖於施工期間遭遇颱風豪雨等天候因素停工,但仍然於114年汛期前如期完成。施工前已與在地民眾、野鳥學會以及各機關充分溝通,並於施工期間回饋在地,提供免費土方供當地里民領取使用,累計領取土方量約占清淤總量的一半,廣泛運用於農地回填及地勢改善,有效提升土地利用價值,同時減少土方棄置問題。 水利局強調,本次工程完工後美濃湖的庫容恢復約13萬立方公尺,可有效調節水量,提升防洪效能,並促進湖區水質改善。另水雉復育區及湖區景觀亦於本次清疏工程一併加強改善,進一步提升當地觀光與休憩價值,讓美濃湖成為更宜人的水域景點並打造更永續的水資源環境。
    • 為改善高雄市道路通行品質,工務局道路養護工程處將於4月21日至22日進行八德二路(中山一路至自立一路)路面改善。施工時段為上午8時至晚間8時,另為顧及工程品質,刨鋪後均依施工規範封閉養護6小時以上或溫度降低至50°C以下始開放通車,確保道路使用壽命及品質,如遇天候不佳,將順延一天進場施工。 道工處表示,道路施工將避開市民上下班時段,以減少影響交通。施工期間將封閉工區車道並於現場安排義交,引導車輛通行及維持交通秩序,請駕駛車輛行經施工路段時,注意施工警示標誌並減速慢行。另依據市區道路條例第28條「市區道路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限制道路之使用。」施工期間工區內禁止停放車輛,若未即時移動車輛,將代為移置至安全處。又依高雄市市區道路管理自治條例第10條第2項:「人行道與慢車道間之側溝緣石,不得破壞或設置便利車輛出入之設施。」為維護公共利益、提昇道路品質,道路鋪面改善工程時,將一併處理兩側私設斜坡道,若未自行移除者,於施工時予以打除,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 主旨:興辦「路竹區建國路196巷10弄瓶頸打通工程」公聽會(第2場)。 依據:依據土地徵收條例第10條第2項及土地徵收條例施行細則第10條規定辦理。 公告事項:  一、事由:說明「路竹區建國路196巷10弄瓶頸打通工程」興辦事業計畫概況,並聽取土地所有權人及利                  害關係人意見。 二、時間:民國114年4月28日下午2時30分。 三、地點:高雄市路竹區公所5樓農業館〈高雄市路竹區國昌路76號〉 四、公聽會當天如遇天災或人力無法抗拒情事,主辦單位或主持人得終止會議之進行,並另行公告再行召        開公聽會事宜。
    • 高雄市積極參與國際氣候行動,由環保局張瑞琿局長率隊出席 2025年4月14至16日在韓國高陽市舉行的「世界地方政府氣候高峰會」(World Local Governments Climate Summit),展開為期三天的交流行程,並受邀發表〈邁向低碳能源結構—高雄經驗〉專題演講,分享高雄推動能源轉型、產業減碳與社區創能的具體策略與成效,並與其他城市代表進行交流,拓展城市氣候治理的國際視野。 本次世界地方政府氣候高峰會由韓國京畿道政府與ICLEI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共同主辦,強調地方政府在氣候行動中的關鍵角色,聚焦「以科學為本的全民綠色轉型」,邀請美國、日本、澳洲、巴西、瑞典等國際代表共同討論,在16日會議,更由環保局張局長分享高雄城市能源轉型策略,與韓國、馬來西亞、尼泊爾等國家之環境、都市規劃、能源部門代表,就地方政府主導能源轉型的政策與技術進行討論。 張瑞琿局長說明,高雄作為台灣工業重鎮,碳排量佔全國約20%,其中超過七成來自能源部門,能源轉型勢在必行,並加入「脫煤者聯盟」展現決心,推動興達電廠燃煤機組除役、混氫發電與轄內15座汽電共生廠鍋爐脫煤,及推動產業低碳製程、發展CCUS與氫能技術,要求半導體產業導入綠電、達成RE100;創能方面,透過法令要求新建案及公有建築物裝設太陽光電、提升焚化廠發電效率、以及發展小水力或沼氣發電等多元能源路徑,並透過淨零示範區協助民宅設置太陽光電,全方位落實能源轉型。 此次會議,參訪團的任務除了分享高雄減碳成果、政策外,最重要的就是吸取國際經驗,以16日會議各國代表分享內容為例,馬來西亞漢都雅再也設定2030減量45%目標,並制定能源轉型路徑協助城市減碳;韓國京畿道則積極尋找適合的區域設置再生能源及推動RE100,並與當地居民合作,協助民眾透過再生能源發電也能獲得收益,創造雙贏;本次參訪團並與ICLEI世界秘書處吉諾·范·比金(Gino Van Begin)秘書長就「高雄-ICLEI 氣候中和與智慧城市實踐社群計畫」展開深入對談,高雄作為主席城市,將攜手來自東亞與東南亞等15座城市,並結合本市「淨零學院」,展開氣候中和、能源轉型、循環建築、綠色金融、永續交通等領域的知識交流與實務合作,未來更期望進一步促成產業間的跨國技術合作,提升整體城市與產業體系的國際競爭力。 張瑞琿局長強調,此次世界地方政府氣候高峰會參訪,可謂收穫滿滿,除了分享高雄經驗外,將充分將此次參訪所吸取之國際作法進行深入研究,提供市府對於高雄淨零永續城市政策推動之參考。
    • 高雄市政府長期致力於垃圾減量與資源回收政策,113年一般廢棄物回收率63.02%,民眾對垃圾減量與回收的意識已有大幅提升。 從本市一般垃圾的成分分析來看,可燃物中以36%紙類、12%廚餘、30%塑膠類為最大宗,另有約2%為金屬及玻璃等不可燃物,可見垃圾中仍包含許多可資源回收物,這些除了影響焚化效率,亦是資源的浪費。 為了進一步減少垃圾量,環保局結合源頭減量、廢棄物處理及再利用技術等概念,持續朝「減用限用」、「強化回收」及「資源循環」三大面向努力,建立高雄市的資源循環經濟並達成垃圾減量的功效。 1.「減用限用」:推動本市商業行為限用一次性用品、減用購物塑膠袋,並使用循環容器,達到源頭減量。 2.「強化回收」:除了加強垃圾破袋檢查外,將擴大辦理多元回收機制,例如回收兌換贈品活動,全市113台全自動資源回收機等,強化並養成民眾分類回收的習慣。 3.「資源循環」:辦理舊物品維修、二手物市集等延長使用年限的活動,以及廚餘堆肥再利用等,讓各項資源能循環使用。 環保局表示透過辦理各項源頭減量宣導活動、提高民眾獎勵誘因、設置環境教育場所等方式, 加強宣導資源回收政策,並透過社群與媒體多元宣傳手法,讓民眾建立正確的回收觀念,促使民眾響應資源回收政策;環保局呼籲,只要市民配合做好垃圾源頭減量與分類,資源循環經濟不僅能減輕環境負荷,更能創造綠色產業鏈,帶動循環經濟發展。
    • 高雄市政府林欽榮副市長今(15)日主持「大寮社會住宅(第一期)新建工程」上樑典禮,並與立委、鳳山大寮生活圈議員、大寮區長、在地里長、高雄捷運股份有限公司、市府及統包商團隊一同祈願工程順利如期完成。水利局表示,本案主結構體工程將於本週完成,預計於115年7月完工,象徵市府推動社會住宅政策的重要里程碑。未來工程將持續落實工地安全管理與品質督導,確保施工品質與進度,全力實現高雄在地的居住正義。 大寮社會住宅基地位於大寮捷運站2號出口旁,出站即到家,目前規劃興建2棟地上10層、地下2層的集合式住宅,總戶數達384戶,並設置店舖、托嬰中心、日照中心、身障社區居住服務據點及綠廊帶散步道等多元公共設施,目標建構兼具居住品質與生活機能的友善社區。截至目前工程進度已達55%,較預定進度超前約5%,將持續加緊腳步,確保工程品質並如期完工。 今日林欽榮副市長主持大寮社會住宅(第一期)上樑儀式,祈求工程如期如質,平安順利圓滿完成。並表示高雄社會住宅目前已完工1,271戶,另有規劃中約6千戶、工程執行中約1萬3千戶,市府將積極落實與內政部、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合作興建2萬9千餘戶社會住宅的建設總目標,並按部就班、逐步推動地陸續公布社宅基地。林副市長也特別表達感謝林岱樺立法委員、鳳山大寮生活圈議員及在地里長不分黨派,大家共同爭取並支持市政建設,為市府持續推動大寮地區發展提供支持。
    • 環保局13日接獲民眾陳情,愛河中華橋至五福橋河段有死魚漂浮情事,經稽查人員今昨兩日至現場巡查監測,採取水樣檢驗水質pH值介於7.61~7.72,導電度介於9,600~40,300μS/cm,溶氧量介於3.38~4.47mg/L,溫度介於24.5~28.6度,水質檢測數據及水色正常,且巡查沿線未發現異常排放,研判昨(13)日氣溫驟降,且前(12)日大雨沖刷側溝致污染物流入愛河,導致魚體死亡。 為盡速清理河面魚屍,環保局溝渠清疏隊近二日共動員5船次、12人次,打撈850公斤,已將河面死魚清除完竣,明(15)日將持續加強河面巡檢及上游污染源稽巡查作業。 為維護愛河水體品質,環保局將持續針對周邊事業辦理稽巡查作業,同時亦請民眾若於河道發現非法排放或其他污染情形時,可撥打公害陳情專線(07-7317600)或1999,令污染無所遁形,共同守護高雄水體環境。  
    • 為協助高雄品牌拓展國際商機,並為高雄商業環境注入創新活力,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於2025年4月率領高雄企業代表團前往韓國,展開商業交流與考察行程。此行不僅參與韓國規模最大的「2025 IFS連鎖加盟經營博覽會」,並舉辦「高雄商業品牌招商說明會」,更拜訪韓國新創重鎮「首爾創業HUB」(Seoul Startup Hub),以及成功推動地方數位貨幣的忠清南道扶餘郡中央市場,汲取地方創新支付平台Goodtrae Pay寶貴經驗,深入瞭解韓國商業與新創發展趨勢,期盼為高雄的產業發展帶來嶄新動能。 經發局長廖泰翔表示,韓國在新創扶植與地方經濟振興方面擁有豐富的成功案例得以借鏡,透過參訪韓國最大新創平台「首爾創業HUB」,交流其完善的創業育成體系與生態系建構模式,加速高雄新創產業的發展。此外,扶餘中央市場活化傳統市集空間,透過數位地方貨幣「Goodtrae Pay」成功活絡傳統市場的經驗,以及結合地方品牌與青年創業的市場新生策略,也為高雄推動商圈市場活化與觀光發展有所啟發。 在首爾,代表團參訪了韓國最大的創業育成基地「首爾創業HUB」。該機構首爾經濟振興院創業本部長金鐘宇詳細介紹了HUB如何透過23個支援中心及280個創業夥伴,提供從創業諮詢、資金媒合到市場拓展的一條龍服務,並匯聚投資機構與創業導師,形成蓬勃的創業生態系。金鐘宇本部長也對未來與高雄在新創領域的合作表達高度期待,可從新創團隊的互訪、異地創業的資源共享展開,樂見雙方攜手推動新創發展。 代表團前往忠清南道扶餘郡,深入了解當地如何透過發行與消費回饋機制,成功推動數位地方貨幣「Goodtrae Pay」,有效解決人口流失問題並活絡在地經濟。扶餘郡郡守朴正賢分享,目前全郡已有高達97%的店家使用Goodtrae Pay,並帶動店家營收成長25%,即使是長者也能輕鬆使用。這些經驗,對於高雄的傳統商圈市場如何轉型活化,並導入數位支付模式、雲端會員機制等新型態消費思維,具有重要參考價值。而朴郡守也期待未來能回訪高雄,持續深化雙邊合作交流。 此次隨行的天饌美食、泉豐餐飲、漢神購物中心、齊立香料國際、名家汕頭火鍋等企業代表紛紛表示,透過實地考察韓國具代表性的百貨商場與品牌據點,更深入了解當地零售與餐飲的經營模式,對於品牌空間設計、通路策略及加盟合作條件有了更具體的掌握。這次的交流也激發了企業對於跨國合作的想像,未來將針對韓國市場特性,積極評估代理引進、聯名開發或供應鏈合作等多元機會。 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強調,近年高雄致力於產業轉型、招商引資,也帶動盈利事業銷售額持續成長,並持續積極發展在地商業品牌升級與新創產業發展。此次訪韓不僅加深了高雄與韓國在多個產業領域的合作連結,也為後續的產業交流、招商合作奠定堅實基礎,並成功讓韓國市場更認識高雄零售、餐飲品牌的多元特色與發展潛力,未來可望為高雄市民帶來更多元的消費選擇,同時助力高雄在地品牌拓展國際商機。
    • 高雄「梅」好時光正式登場!由高雄農業局與原民會攜手家樂福舉辦的有機青梅上市記者會,今(11日)於家樂福鼎山店熱鬧開幕,農業局長姚志旺、原民會主委洪羽珊(阿布斯)、陳幸富議員、高宗德議員、鄭孟洳議員、甲仙地區農會、六龜區農會等熱烈出席。高雄青梅即日起於全台65家家樂福量販店同步上市,並將持續供應至整個產季結束,民眾可就近前往門市,選購最新鮮、最天然的高雄有機青梅,品味春天的酸甜好滋味。為讓更多人親身感受青梅魅力,加碼舉辦 酒釀梅子 DIY 體驗課程,邀請民眾動手釀製屬於自己的春日風味。 高雄市青梅面積達1,395公頃,主要分布於甲仙、桃源、那瑪夏與六龜等山區。今年因雨量充沛、氣候條件理想,有助於青梅果實的生長發育,今年的梅子碩大而品質優,已於3月底將陸續開始採收。高雄不僅是全台青梅最大的生產基地,有機驗證面積更高達500公頃,穩居全台有機青梅之冠。 高市原民會主委洪羽珊(阿布斯)表示,桃源與那瑪夏地區擁有許多返鄉的部落青年,投入青梅種植,成為高雄青梅的重要產地之一。她特別感謝家樂福共同攜手支持部落農產,讓更多優質的原鄉農產品被看見。 甲仙地區農會總幹事曾海星進一步補充,轄區內的青梅品種為「二青種」,成熟時散發水蜜桃、蘋果與百香果等多層次果香,風味獨特,十分適合製作梅醬、梅醋、梅酒等加工品,深具市場競爭力。為促進青梅產業永續發展,農會積極推動廠農合作模式,並根據加工需求,規劃手採及竿採兩種方式進行採收,確保果實品質的同時,也維持市場供需平衡,保障梅農收益。未來,農會也將持續提升加工技術與市場拓展,讓甲仙青梅走向更多元的通路與產業應用。 家樂福代表提到,臺灣青梅在數十年前曾是外銷日本的重要農產,隨著市場轉向內銷後,青梅的加工形式愈趨多元,也帶起自釀梅酒的風潮,讓青梅重新走進更多人的日常生活與味蕾記憶中。作為長期推動永續農業的實踐者,家樂福始終以實際行動支持在地農業,每年春季固定採購高雄甲仙地區的有機青梅,協助穩定農民收益。今年因青梅品質優異、口感絕佳,深受消費者喜愛,預估銷售量將較去年成長五成以上。 除了青梅銷售表現亮眼,甲仙地區的愛玉籽也獲得市場肯定,去年在家樂福熱銷近千包,看好今年成長可期。為讓更多民眾親身體驗青梅的魅力,家樂福特別培訓種子教師,將於4月19日(天母、桂林、蘆洲、新店店)與4月20日(淡新、內湖、經國、內壢店)共8家門市舉辦釀梅酒體驗活動,邀請民眾一同動手釀出屬於自己的春日酸甜滋味,歡迎至各門市服務中心報名參加。 高市農業局長姚志旺表示,青梅是高雄春季極具代表性的在地農產,市府積極協助農友強化生產端管理與輔導驗證,同時攜手家樂福等大型通路合作,拓展銷售據點與行銷曝光,期望將高雄青梅推向全台市場,讓更多人品嚐到來自山林的天然酸甜滋味,也為農村注入永續發展的力量。

統計雄透明

    • 本市108112年水保法違規裁罰案件以「開發建築用地」181件最多,其次為「其他開挖整地」156件,上述兩項目各年違規案件數合計均占總數逾6成,應加強預防改善

    • 資料來源:高雄市政府水利局。

open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