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晴時多雲
氣溫
降雨
20%

高雄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全文檢索
手機版選單
:::
  •  

     

    防災資訊專區-森林火災

  • 2023春聯
    兔年方斗春聯 賀卡正面 賀卡背面

  • 新冠肺炎專區 市政行程

    • 杉林區市181線月光一橋鄰近月光山隧道,是美濃區與杉林區南北向主要通行道路,可銜接台29線通往甲仙及那瑪夏等地。月光一橋前後路段為S型彎道造成通視不佳,車速快時容易產生交通事故,市府為提升通行民眾用路安全,積極辦理道路改善工程,近日已開工,預定112年8月完工。 工務局表示,杉林區市181線月光一橋拓寬工程,工程經費約450萬元,改善範圍為市181線3K+037.7到3K+264.9,長度約227.2公尺,主要施工為橋梁兩側延伸加寬,前後道路配合線型改善拓寬等項目,而且進行橋梁兩側護欄加高以減少墜落發生,同時進行路面刨除重鋪,提升道路品質。 新工處表示,為維持道路通行,橋梁拓寬施工期間將採半半施工,設置交通安全措施,區隔工區與一般車輛行車動線,維持交通暢通。呼籲用路人,施工期間行經施工路段,請配合工區週邊的臨時指示標誌減速慢行,以確保行車安全,施工不便的地方,敬請大家體諒。
    • 彌陀區舊港橋改建工程於111年10月31日開工後進行現場鑽探作業及打設施工便橋等工項,配合既有民生管線臨時遷改完成後,將在112年6月2日上午9時封橋進行交通管制及後續舊港橋拆除作業,請用路人提前改道台17線或依現場義交指揮通行。 工務局表示,舊港橋現寬約8公尺,總長度約122公尺,計畫拓寬為12公尺以增加行車空間,增加其機慢車通行空間及大型車輛於左右引道轉入橋梁之轉彎空間,預計113年底完工,通車後可望提升道路水準,促進地方觀光發展。提醒用路人於橋樑封閉期間現場設置臨時鋼便橋,僅供機車、腳踏車及行人通行。自小客車建議改由鄰近復興路、文安北路、舊港路及台17線通行;大型車輛則禁止進入,詳細改道路線詳交通動線引導圖。 封橋施工期間新工處也將派遣義交人員於現場進行指揮引導,改道資訊也同步協請警察廣播電台加強宣導,新工處再次呼籲用路人,施工期間請配合工區周邊的臨時指示標誌減速慢行,盡可能避開施工擁塞路段提前改道行駛,以確保行車安全,施工不便的地方,敬請大家體諒。用路人可善加利用服務專線電話:0965-101958(孫華隆主任)暸解改道情形。
    • 大手拉小手  高雄享藝Fun 熱情四射的魅力高雄,已經成為國內觀光旅遊的熱門景點,上半年多場的大型演唱會讓高雄成為樂迷朝聖的聖地,而下半年一開始,高雄市藝文場館也將陸續推出多檔適合學生及親子同樂的活動,讓學生、親子放鬆心情過暑假,邀請莘莘學子及家長到藝文場館,度過一個充滿趣味、知性、遊於藝的假期。 高雄是一個充滿創意的城市,座落於山海河間的藝文場館更是承載創意成果、保存文化歷史的據點,近年來已成為南部地區熱門文化景點,我們藉著暑假期間學生課業較輕鬆的時光,透過藝術活動的推廣,培養生活美感、厚實創作基礎、增進藝術賞析能力,同時也透過親子互動的活動設計,讓親子間的情感更加親密,凝聚家庭的情感。 暑假期間,駁二藝術特區、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高雄市電影館、內惟藝術中心、紅毛港文化園區、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鳳儀書院及臺灣鳳梨工場等多座文化資產場館,均分別推出適合親子同遊的夏令營、手作DIY、職人體驗、歷史走讀、親子律動、親子工作坊、繪本說故事、傳統藝術教育推廣等藝文活動,類型多元,內容充實,兼具藝術性及趣味性,讓親子浸潤於文化藝術的氛圍中,調整心情迎接下半年的學習挑戰! 炎炎夏日,吱吱蟬鳴,歡迎大小朋友攜手同遊高雄,感受高雄的創意能量和文化魅力!
    • 武昌路因箱涵老舊破損導致路基經常淘空路面下陷,造成用路人不便,高市府水利局辦理「高雄市苓雅區武昌路雨水下水道災修復建工程」改善,工程經費1,763萬元,於111年5月開工,並於112年5月3日完成,開放通行。 武昌路(武營路-武義街段)既有箱涵老舊破損,近年多次淘空路基造成路面下陷,用路人不堪其擾,為根治本路段反覆路面下陷之情形,水利局向中央爭取補助災修工程進行重建。因施工範圍緊鄰民生管線眾多(捷運系統特高壓161kV線路、中華電信光纖幹管、自來水幹管…),為避免施工人員發生感電工安意外或施工造成管線損壞,水利局多次與台電公司、中華電信公司、台灣自來水公司研議調整施工工法,並請中華電信公司配合遷改後,克服管線障礙,完成老舊箱涵之重建。 水利局表示,武昌路老舊箱涵重建後,將保障附近居民、往返鳳山工業區、行經武昌路之用路人之通行安全。
    • 5月起持續數波鋒面,高雄普降甘霖,昨(5/26)杉林山區雨量達96mm,高屏溪川流量持續攀升,從最低4.1cms升高到36.2cms,水情已逐漸轉為樂觀。 由於高屏溪川流量增加,轄內抗旱水井已全部停抽,地下水位亦有明顯提升。目前高雄供水以地面水及伏流水供應為主,可滿足常態每日150萬噸用水,加上各項節水措施及抗旱措施等作為,至112年7月底仍可穩定供水,逐步恢復正常水情。 高雄目前水情燈號為減量供水橙燈,近期降雨後持續越域引水支援台南南化水庫, 5月份至今送水1110萬噸,今年1~5月累計送水1238萬噸,經由高雄台南供水聯合調度,可望調降水情燈號,穩定區域產業及民生用水。  針對極端氣候,抗旱及防汛為常態化,高市府將持續與中央合作多元化開發水資源,並推動南高屏聯合水源管理,以利水資源永續利用。
    • 高雄郵輪母港航班一班接一班!除了目前週週到港2次的「名勝世界壹號」郵輪外,今年中秋佳節及國慶連假將迎來另一艘更大型的「歌詩達莎倫娜號」 (Costa Serena) 郵輪以高雄作為母港喔!隸屬於全球最大郵輪集團嘉年華旗下之歌詩達郵輪,素有「眾神之船—海上古羅馬」稱號的「歌詩達莎倫娜號」 (Costa Serena),是一艘以經典古羅馬神話風格華麗打造的精品船舶,重達11.45萬噸、載客數量高達3,780人,向以浪漫歐式氛圍聞名世界。為宣傳該集團對於台灣南部市場的重視,特於112年5月28日提前來到高雄舉辦海上見面會,為感謝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所有CIQS協力單位與高雄市府團隊對於這回郵輪到訪所給予的大力協助,歌詩達郵輪航商誠摯邀請大家與媒體出席,搶先在「莎倫娜號」郵輪上辦理相見歡活動,讓大家可以搶先一睹她的風采,也順勢為後續的母港航程做推廣行銷。 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這3趟航程以高雄作為母港,包括宮古、石垣以及那霸,將可搭載約1萬3,000位名額出遊,若換算成飛機載客,約需75個飛機航班方能達成;隨著疫後解封,很多台灣的旅客都非常瘋日本,所以這1萬3,000位名額應該很快就會額滿。另於疫情前高雄郵輪艘次僅佔全國約僅8%,而今年預報則已佔全國約42%。郵輪過去都是靠掛基隆港比較多,大概達9成,今年靠掛高雄應會超過4成,這都是台灣港務公司跟市府團隊共同努力,提供南部鄉親更多的一個選擇,當然也會帶來大量的觀光客,所以推動郵輪觀光列為高雄重要的一個政策。 「歌詩達莎倫娜號」 (Costa Serena) 郵輪為疫後最早確認前來高雄之郵輪,預計112年9月26日從高雄首航出發航往日本,共計推出9月26日至10月1日(6天行程)、10月1日至10月5日(5天行程)、10月5日至10月10日(6天行程)等3趟航程(每航程首日皆從高雄出發,最終又再返回高雄),橫跨中秋節及國慶日連續假期期間,此艘郵輪蒞臨將開啟民眾另類的連假度假選擇。 高雄市政府團隊以地主身分歡迎全國民眾提早規劃中秋及國慶連假假期,想去日本除了搭機之外,也可選擇來趟不一樣的郵輪之旅,上船即開啟您的度假模式! 今年秋天從高雄郵輪母港出發並航向日本的「歌詩達莎倫娜號」 (Costa Serena)有3趟航程,不容錯過!中南部民眾務必把握此一機會,無須再舟車勞頓前往基隆搭乘郵輪,輕鬆開啟您的連續假期,詳情請上網搜尋 「歌詩達郵輪莎倫娜號高雄出發」,高雄郵輪母港經濟正熱烈開展。
    • 高雄市遠洋及養殖漁業發達,立法委員邱議瑩今(26)日邀請高雄各農漁會,在立法院康園前廣場舉辦「山海大收穫」農漁產銷售推廣活動,現場賴瑞隆立委、邱志偉立委、農委會陳駿季副主委及漁業署張致盛署長等人也出席支持高雄在地優質的水產品,邱議瑩委員一一介紹高雄在地的農漁產品如數家珍,活動現場熱絡,使參展漁會銷售通路更廣,朝向更多元化,增加高雄在地漁民收益。 海洋局局長張漢雄指出,本次參與「山海大收穫」產銷售推廣活動,高雄市有興達港、永安、彌陀及梓官等4間區漁會前往參展,在現場各漁會更提供水產品試吃,要以優質的高雄海味征服所有人的味蕾,其中梓官區漁會受眾人喜愛的烏魚子、午仔魚,彌陀區漁會滿滿海味的虱目魚丸,永安區漁會所帶來的全台唯一使用鑽石水所養殖的石斑魚以及興達港區漁會推出的蒲燒鰻,受到觀展人員很好的評價與關注。 高雄市受邀參展的4間區漁會總幹事也親自到場參與「山海大收穫」行銷推廣活動,活動現場彌陀區漁會提供虱目魚丸試吃,讓在場的人一飽口福,還有梓官區漁會特別準備的一口烏魚子,讓人不自覺一口接一口地吃,其他還有眾多豐富又多元的水產品呈現,也吸引了現場活動的目光,達到成功有效行銷高雄海味水產品。彌陀區漁會林子清總幹事表示,對於邱議瑩委員推廣高雄農漁產品參展,對提升高雄海味水產品曝光度非常認同,也感謝市府在冷鏈設施建置及推廣行銷上的支持與輔導,未來更希望透過多元行銷讓大家看見高雄最優質的水產品,幫助漁民帶動產業商機。 海洋局進一步說明,未來將持續開拓多元國內外市場為主要目標,配合中央政策,投入資源改善漁會冷鏈設施,提升加工量能及產品附加價值,讓國內外銷售更能順暢無阻,開拓更多元市場,嘉惠漁民。
    • 為提升高雄市民環保意識和對在地環境議題的關注度,高雄市環保局近期將推出一系列精彩活動,希望藉由日常生活中一些小小的綠色行動,逐漸累積環境教育素養,同時結合創新點子與在地故事,與市民朋友們共同推廣環境教育,創造出更多可以解決環境問題的方案。 首波開跑的是首惜廚師徵選活動,廣邀高雄市對惜食文化推廣感興趣的民眾參加,本次徵選活動分為惜食料理食譜組和惜食教案組,希望參賽者透過烹飪食譜與教案開發探討,將吃在地、食當季及吃全食等惜食概念傳遞給社會大眾,活動於7 月 28 日(五)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辦理,報名時間至112年6月15日(四)中午 12:00前,敬請有廚藝及有創意的朋友們把握機會報名參賽!  第二波環境教育繪本徵選活動!歡迎熱愛畫畫和說故事的朋友,踴躍參加這場環教繪本徵選活動!以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SDGs淨零綠生活、人文環境、環境永續及水資源等主題,創作出高雄市在地特色繪本作品,並於徵件時間112年6月30日之前寄出作品參賽,就有機會抱走3萬元的高額獎金! 最後壓軸重頭戲是環保局為提高市民與學生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理解所辦理的「112年度高雄市環境知識競賽」,希望透過此活動加深環保知識,培養環境責任感,並且能實際付諸行動。知識競賽將於9月24日(日),假中華電信學院高雄所舉行!歡迎本市環保達人們於6月15日至9月13日期間內踴躍報名,優勝者有機會帶走萬元等值禮券!以上三場活動相關訊息均已公告於環保局官網活動專區及臉書,歡迎高雄市的大小朋友都來挑戰,充實環保知識又可抱回獎金。 環保局張瑞琿局長表示,高雄市推動環境教育不遺餘力,透過一系列精彩的環境教育競賽活動,不僅能激發學生與市民朋友們對環境保護的熱誠與實踐力,也期許藉由豐富多元的環境教育活動,持續提升環境教育素養,讓環境教育理念可以生根、茁壯。
    • 為提升仁武地區防災能力及獅龍溪防洪標準,市府於去(111)年4月展開觀音湖上游分流及改善內外埤水位調控工程,如今各項工程均已完工。市長陳其邁今(26)日率市府水利局、觀光局、仁武區公所會同議員張勝富、江瑞鴻、邱俊憲、及吳利成、黃飛鳳議員服務處等,並與台糖高雄區處洪天財經理,一同視察觀音湖調洪設施及防汛整備情形。市長指示水利局汛期期間隨時要注意下週瑪娃颱風氣象變化並做好防汛工作,持續監控觀音湖水位以利發揮滯洪效果,鄰近側溝及聯外排水路也要保持暢通,減少淹水災情發生。 水利局表示,觀音湖原有功能為農業灌溉使用,因近年來大社、仁武地區產業發展快速,下游原有農地面積逐漸減少,土地發展朝向工廠及住宅使用,為減輕下游仁武地區排水負擔,因此將觀音湖改造為灌溉兼具滯洪調節功能的防洪設施,在觀音湖上游的分洪道,增設內外埤防洪操控設施,工程經費由市政府斥資4仟萬,完工後可增加56萬噸的滯洪空間,並已力拼於汛期前完成,預期可削減下游獅龍溪12%洪水量,滯洪池平時可提供農業灌溉外,汛期間可加入滯洪工作,改善仁武區市區淹水問題。 另外,觀音湖具備良好的天然觀光環境,目前市政府觀光局已規劃觀音湖內埤生態廊道營造工程,結合生態環境規劃約1公里的步道,並獲中央核定「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及「觀光前瞻」,總經費約9仟萬元,已於今年4月開工,打造自然棲地環境,復育生物及生態綠廊,豐富觀音湖生態資源,建立永續生態價值。市府投入共1.3億元經費,將觀音湖提升具防災及觀光特色,未來完工後,提供市民朋友假日休閒的好去處。
    • 林園海洋濕地公園位於林園區後厝路與半廓路口,面積約6.2公頃,園區內生物種類繁多、生態豐富,尤其是原生種紅樹林的海茄苳頗多,也有不少鳥類、植物、魚蝦蟹類、昆蟲類、兩棲爬蟲類等等,此外,罕見的倒立水母更是此地的寵兒,林園濕地不只可作為環境教育場所,也是民眾來悠遊漫步的休閒秘境。 工務局表示,倒立水母很特別,靜靜躺著就像水中盛開的花,翻起身來,就會在水中優雅的漂游,傘體的色塊變化又多,往往是攝影者爭相追逐的對象,因此吸引各地遊客慕名而來,許多學校也安排校外教學來觀察這種特別又有趣的海洋生物。 養工處說明,林園濕地生態的管理上,目前與非政府組織—林園愛鄉協會合作,經由養工處增設循環流動水系統後,調整最佳的注水頻率,有效淨化生態池水質並提供穩定的水溫,同時藉由海茄苳的呼吸根增加水螅體(一般為水母的前身)的生存空間及提供遮蔭減少光照,達到降溫效果,回流水中豐富的營養鹽能帶給水螅體充足的營養,提高水螅的數量,進而提高水母的存活率,水質環境改善後水母的生長已有相當成效,經觀察目前公園內水母已突破10萬隻。 誠摯歡迎民眾把握夏日時光來林園海洋濕地公園體驗一場永續生態之旅,觀賞倒立水母時也要牢記,靜靜地觀賞牠,千萬不要動手去碰,以免受傷又傷害到可愛的水母。

統計雄透明

  • 111年12月六都兩性勞工退休金新制平均提繳工資

    • 111年12月本市男、女性平均提繳工資分別為4萬2,441元及3萬3,895元,均居六都第4高。兩性差距為8,546元,低於桃園市及臺北市。

    • 資料來源:勞動部「薪資行情及大專生就業導航」網站

open close